曾陽晴 教授
完美靠山
2025-10-18-2025-10-19
完美的靠山: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
- 要點
- 上帝是我們完美的靠山,祂知道我們的需要並能幫助我們。
- 我們需要與上帝建立美好的關係,合祂心意,遵行祂的旨意。
- 透過每日讀經、禱告來親近神,如同談戀愛般花時間與祂相處。
- 當與神關係親密,祂會滿足我們的需要,甚至超乎所求。
- 曾老師以「完美的靠山」為題,指出上帝能看清全局,並願意幫助我們重建生命。他引用使徒行傳13章22節,說明上帝喜悅大衛王,稱他是「合我心意的人」,因為他凡事遵行神的旨意。這提醒我們,與神的關係不應只在有需要時才求告,而是要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,如同談戀愛一般,需要花時間去愛祂、透過讀經和禱告來了解祂。當我們與神的關係緊密時,祂會知道我們生命中各種困難(病痛、經濟、家庭問題),並用最好的方式幫助我們,甚至在我們開口前就供應我們。
- 日本筷子的見證
曾老師分享,有一次他和太太去日本四國旅行,太太很喜歡一款漂亮的筷子,但因為價格昂貴,看了三次都沒買。後來他們到東京的教會服事,結束後教會送了一份禮物,打開一看,裡面就是那雙筷子。
-
- 這個故事見證了,當你與神的關係是合祂心意的,你不用開口,祂也要使你心中所願的得以滿足。
- 上帝是一位美好的神,祂樂於供應我們的需要。

撒上 30:1~8 節 1 第三日,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洗革拉。亞瑪力人已經侵奪南地,攻破洗革拉,用火焚燒, 2 擄了城內的婦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,卻沒有殺一個,都帶着走了。 3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那城,不料,城已燒毀,他們的妻子兒女都被擄去了。 4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放聲大哭,直哭得沒有氣力。 5 大衛的兩個妻-耶斯列人亞希暖和作過拿八妻的迦密人亞比該,也被擄去了。 6 大衛甚是焦急,因眾人為自己的兒女苦惱,說:「要用石頭打死他。」大衛卻倚靠耶和華-他的上帝,心裏堅固。 7 大衛對亞希米勒的兒子祭司亞比亞他說:「請你將以弗得拿過來。」亞比亞他就將以弗得拿到大衛面前。 8 大衛求問耶和華說:「我追趕敵軍,追得上追不上呢?」耶和華說:「你可以追,必追得上,都救得回來。」

大衛在洗革拉的困境與依靠
- 要點
- 大衛為躲避掃羅追殺,投靠非利士人,駐紮在洗革拉。
- 大衛與其手下走了三天的路程(一百公里)返回洗革拉。
- 他們發現家園被毀,家人被亞瑪力人擄走。
- 跟隨的人極度苦惱,甚至想用石頭打死大衛。
- 大衛陷入失去一切、性命堪憂的絕境。
- 在人力無法解決的困境中,應當求告神。
- 故事背景發生在約三千年前,大衛王為躲避掃羅王的追殺,投靠了非利士人,並獲准住在洗革拉。有一次,非利士人要與以色列決戰,但其他首領不信任大衛,要求他回去。大衛和他的六百名手下走了三天(約一百公里)的路程回到洗革拉,卻發現亞瑪力人趁虛而入,焚燒了城池,並擄走了城內所有的婦女和人口。跟隨大衛的人(多為亡命之徒)因失去兒女而極度苦惱,甚至遷怒於大衛,要用石頭打死他。在此刻,大衛不僅失去所有,連性命也受到威脅,陷入了無計可施的絕境。在這種時候,唯一的出路就是求告神。
上帝永不背叛的愛
- 要點
- 人永遠需要被愛。
- 上帝的愛是真實、不會背叛的。
- 只有永恆的上帝能填滿人內心不知足的「黑洞」。
- 上帝的愛超乎你所求所想。
- 人內心常有一個無法被滿足的「黑洞」,這源於對愛的渴求。講員提到,上帝的愛是真實且不會背叛的,與人的愛不同。只有永恆的上帝那超乎人所求所想的愛,才能真正填滿這個黑洞,帶來滿足。
與神的關係:祂是你的室友
- 要點
- 上帝要住在你心裡,祂是你的室友,你沒事要跟室友講話。
- 如果你不與你的室友(耶穌)交談,祂會覺得你討厭祂。
- 與神的關係不僅僅是參加主日聚會,而是真實、每日的連結。
- 講者用室友的比喻來強調與神建立個人關係的重要性。如果你和室友同住卻從不交談,對方會感到被討厭。同樣,如果耶穌住在你心裡,你卻從不與祂交流,祂也會感到被忽視。這強調了每天透過禱告和交談與神溝通的必要性,超越僅僅形式上的宗教儀式。
心理兼顧地依靠神:紐西蘭Tony弟兄的見證
- 要點
- 經歷過上帝,就知道祂是又真又活、信實不背叛我們的神。
- 即使在人生順遂、富足時,我們所擁有的人脈、金錢、才能都有用盡的一天,但我們有上帝。
- 服事上帝是因為愛祂,回報祂的愛,而不是等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才開始。
- 當神對你說話,那份愛就是你的答案,即使問題本身沒有解決。
- 講者分享了紐西蘭Tony弟兄一家的故事,作為「心理兼顧依靠神」的深刻見證。這家人面臨了極大的悲劇,小兒子因罕見疾病「腦白質營養不全症」過世,大兒子也罹患同樣的疾病。儘管如此,Tony弟兄仍堅持在教會服事,每天清晨四點起來敬拜禱告。他的堅持和信心,最終透過一位姐妹的口得到了神的回應,神讓他們知道「祂聽見了他們所有的禱告」。這個故事表明,在苦難中,神的回應和愛的保證,本身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力量,超越了環境的改變。

- 紐西蘭Tony弟兄一家的試煉與見證
在2023年,講者探訪了紐西蘭的Tony弟兄一家,當時他的小兒子得了一種怪病,醫生查不出病因,從眼睛焦距不對,到流口水、手不能動,最後全身癱瘓。原本這對夫妻是形式上的基督徒,但為了孩子,弟兄每天早上四點起來敬拜禱告。到了2025年1月再次探訪前,得知小兒子已於前一年10月過世,但在離世前,他癱瘓的臉上總帶著笑容安慰父母。然而,小兒子過世後約一個月,大兒子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,後被確診為罕見疾病「腦白質營養不全症」。儘管面臨如此巨大的打擊,Tony弟兄仍堅持每月一次帶領敬拜。在一次主日崇拜中,一位姐妹看到他身上有神的榮光,並在禱告中得到神的話,要她去告訴Tony弟兄:「他每一天在家裡面的禱告,耶穌都聽到了。」
-
- 這個見證分為幾個階段:首先是家庭遭遇巨大災難,從一個孩子癱瘓到離世,再到第二個孩子也面臨同樣的命運。
- 其次是父母的反應,他們從形式上的基督徒轉變為每天懇切禱告、尋求神的人,並且在苦難中仍不放棄服事。
- 最後是神的安慰。神沒有立刻醫治疾病,但祂透過一位不知情的姐妹傳遞了一個信息:「我知道你的苦,我聽見了你的禱告。」這個信息給了Tony弟兄極大的安慰,讓他知道神與他同在。這表明神的同在和話語本身就是困境中的答案。


禱告的原則:先求問,神回應,秒順服
- 要點
- 學習大衛,在行動前先求問耶和華:「我追趕敵軍,追得上,追不上?」
- 專心尋求祂,就必尋見。即使有時感覺聽不到,仍要繼續尋求。
- 當上帝應許「你可以去,必追得上,都救得回來」,祂就必會負責到底。
- 「秒順服」是需要練習的,當心裡有感動時,不要放掉。
- 講者以大衛王在追擊敵人前先求問神的例子,說明禱告的重要性。他不鼓勵信徒魯莽行事,而是要先尋求神的旨意。講者也坦誠自己過去也曾聽不見神的聲音,但鼓勵大家要持續尋求。一旦神給出應許,就要完全信靠,因為神的能力遠勝過人的才能、金錢或人脈(以Tony弟兄的例子為證,他雖富裕卻無法治好孩子的病)。最後,講者強調「秒順服」的操練,即當接收到神的感動時,要立即行動。
- 大衛求問神
大衛在遭遇敵人洗劫後,沒有立刻帶領六百人去追趕,而是先求問耶和華,問是否能追上並救回一切。神回答說:「你可以去,必追得上,都救得回來。」
-
- 這個聖經故事說明了在採取任何重大行動之前,先尋求神指引的重要性。神的明確回答給了大衛行動的信心和保證。
- 全家去服事與三萬塊的車馬費
- 當上帝應許時,祂會負責。
- 要專心尋求並求告神。
- 要練習做合神心意的決定,不要急躁。
- 急躁會讓人傾向於用自己的方法,而上帝要人學習倚靠祂。
- 為全家機票禱告的經歷
曾陽晴教授在禱告中得到上帝「全家去」的指示,決定為全家三個人訂購機票去服事,但當時他並沒有足夠的錢。他與教會的一位弟兄訂了機票,需要在下週三前付款。到了週三,曾陽晴教授坦白告訴弟兄自己沒錢,但堅信這是上帝的旨意,請弟兄將機票hold住。到了星期五,他在參加小組聚會時,因忘了關手機而接到一通意外的電話。電話來自天母的一家建商,邀請他隔天在一個記者會上分享「家庭價值」,時間為五分鐘。他直接詢問是否有車馬費,對方是董事長特助,反問他覺得多少合適。曾陽晴教授當時需要兩萬五,便直接開價兩萬五。特助在請示老闆後,僅過了十秒鐘就回電,表示老闆說給三萬塊。這讓曾陽晴教授非常驚訝和感恩,因為上帝不僅解決了他的困難,還多給了五千塊讓他當零用錢。最終,他順利支付了機票費用。
-
- 禱告尋求指引:曾陽晴教授想知道去服事應該是自己去還是全家去,禱告後得到「全家去」三個字的回應。
- 憑信心順服:即使沒有錢,他仍順服上帝的指示,訂了三張機票。
- 坦誠面對困境:在付款截止日時,他誠實地告訴弟兄自己沒錢,但請求對方基於這是上帝的事工而保留機票。
- 意外的供應:在小組聚會中接到建商的電話,獲得一個意想不到的演講機會。
- 大膽地祈求:他直接向對方提出自己需要的金額「兩萬五」。
- 上帝超乎所求的供應:對方不僅答應了,還主動加碼到「三萬塊」,解決了機票問題還有餘。

大衛追趕亞瑪力人:信靠的人必不著急
- 要點
- 信靠上帝的人必不著急(匆忙)。
- 遇到事情要靜下心來禱告,問上帝怎麼做。
- 上帝知道全局,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安排指引。
- 大衛遇見埃及少年人
大衛帶領六百人追趕亞瑪力人,到了溪邊,有兩百人因過於疲累而留下看守行李。剩下的四百人繼續前進,在田野間遇到一個飢餓的埃及人。他們給他食物和水,救了他。經過詢問,得知這個人是亞瑪力人的奴隸,因為三天前生病被主人拋棄。他告訴大衛,亞瑪力人搶奪了洗革拉南地的一切,並帶走了人。最後,他答應只要大衛不殺他,就願意為他們帶路去尋找亞瑪力人。這個故事說明,當上帝應許大衛「可以追,必追得回來」時,祂已經安排好全局,讓這個被遺棄的埃及人成為大衛的嚮導。
-
- 上帝的應許:上帝告訴大衛可以追趕敵人,並且必能全部救回。
- 途中的困難:大衛的隊伍中,有兩百人因疲憊無法前行。
- 上帝的預備:在看似迷失方向時,大衛的隊伍遇見了一位能指引方向的埃及人。
- 預備的巧妙:這位埃及人之所以會出現在那裡,是因為他生病被主人拋棄,這正是上帝的安排,為了給大衛提供線索。
- 信靠的結果:因為上帝的指引,大衛找到了敵人的蹤跡,印證了上帝的應許。

尋求教職的兩個印證
- 要點
- 要確認上帝的旨意,可以設立困難的印證來禱告。
- 「在神沒有難成的事」,向上帝出難題更能顯明祂的作為。
- 不僅要相信,還要採取行動來配合信心。
- 要了解自己的軟弱,並做出能避免試探的決定。
- 獲得中原大學教職的經歷
曾陽晴教授在取得博士學位後,原無意至學校教書,但在一次禱告中,心中出現「你為什麼不去學校教書?」的意念。為確認這是否出於上帝,他向上帝禱告,並設立了兩個困難的印證:第一,工作地點必須在「新竹以北」,以便他能每日通勤(一百公里內),避免獨自外宿的試探。第二,必須是「學校主動來找他」,而非自己去應徵,他認為這對一個剛畢業的菜鳥來說幾乎不可能。儘管條件困難,他仍採取信心的行動,提前準備好推薦信及所有申請資料,並將其打包放在桌上長達兩個月。就在他即將出國至新加坡工作時,在前往機場的路上,接到了中原大學(位於桃園,符合新竹以北的條件)主動打來的電話,邀請他去教書。這兩項印證完全應驗。
-
- 上帝的呼召:在禱告中,曾陽晴教授感受到上帝要他去學校教書的意念。
- 設立印證:為了確認旨意,他設立了兩個困難的條件:地點需在「新竹以北」,且必須是「學校主動來找他」。
- 信心的行動:在等待上帝回應的同時,他預先準備好所有求職文件,展現出「相信並採取行動」的信心。
- 印證的應驗:在他準備出國工作前,中原大學主動來電邀請,完全符合他禱告所求的兩個條件。
- 神奇的教書機會與緊迫的履歷提交
- 接到中原大學的教書邀請電話。
- 履歷提交截止時間為當天下午五點。
- 因航班延誤一小時,獲得額外時間。
- 講者事先已準備好履歷與三封推薦函。
- 太太協助將履歷及時送達學校。
- 講者在前往機場的路上,接到中原大學的電話,詢問他是否有意願教書。履歷提交的截止日期是當天下午五點。幸運的是,由於華航因夏季時間將航班延後一小時,他獲得了額外的時間。他立刻回家拿取早已準備好的履歷和三封推薦函。他太太幫忙將履歷送到學校,雖然途中一度開錯方向往南到了苗栗,但最終還是在截止時間前成功送達。
- 趕在最後一刻的申請
講者接到中原大學的電話,說他拿到學位了,問有沒有興趣去教書。期限是當天下午五點,但他當時人還在飛機上。奇妙的是,因為航空公司實施夏季時間,航班延後了一小時,讓他有時間回家拿事先準備好的履歷資料。他還印了Google Map給不太會認路的太太,為她禱告,請她幫忙把資料送到學校。他到新加坡後打電話確認,太太說已成功送到。
-
- 接到中原大學電話,截止日期為當天下午五點。
- 航班因夏季時間延後一小時。
- 回家拿取已備妥的履歷與推薦函。
- 太太克服迷路困難,成功在時限內送達文件。
- 出乎意料的錄取過程
- 共有19位應徵者。
- 講者的面談分數排名為第18名。
- 錄取與否由投票決定,分數僅為參考。
- 一位老師的發言影響了投票結果。
- 所有與會老師最終都投票給講者,使他成為第一名。
- 講者在四月去面試,六月接到錄取通知,成為專任教授。教了四、五年後,系主任才透露當時的錄取細節。在19位應徵者中,講者的分數僅排第18名。然而,最終的決定權在於投票,分數僅是給校長參考。會議中,一位老師提問,應該要選一位很會教書、能啟發學生的老師,還是一位很會做研究但講課會讓學生睡著的老師。這個問題引導了風向,結果所有老師在投票時都將第一名投給了講者。
- 第18名的逆轉勝
系主任告訴講者,當年有19人來應徵,面談後每個人的分數,講者是第18名。但最終錄取是靠投票,分數只是給校長做參考。在開會時,一位老師發表意見,認為應該選一個很會教書、能啟發學生的老師,而不是只會做研究的老師。這番話說服了大家,最終所有人都投票給講者,讓他成為第一名。
-
- 講者在19位應徵者中分數排名倒數第二。
- 錄取關鍵在於委員會的投票。
- 一位老師強調了教學啟發能力的重要性。
- 講者因被認為最能啟發學生而獲得所有人的第一名選票。

神的調度與萬事互相效力
- 要點
- 講者相信這一切是神的幫助。
- 最初的邀請電話來自一位助理雅莉。
- 助理在午休時間破例接了電話。
- 電話是由人在馬來西亞的前院長打來的。
- 前院長在禱告時得到神的啟示,要邀請講者來教書。
- 結論是「神可以調度萬有,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」。
- 講者引用聖經「神若幫助我們,誰能夠抵擋我們」。多年後,他好奇是誰當初打電話給他。他巧遇當時的助理雅莉,雅莉回憶說,那天是星期五的午休時間,她本不接電話,但那天卻接了。電話來自一位剛退休、人在馬來西亞的前院長。這位前院長在禱告時,神指示他要請助理打電話給曾陽琴老師(講者),邀請他來中原大學教書。這讓講者領悟到,這一切都是神的調度與安排。
- 一通來自神的電話
講者去詢問當初打電話給他的助理雅莉。雅莉說,那天是星期五,她在午休時間本不接電話,但卻接了起來。電話是人在馬來西亞的前院長打來的。前院長是一位基督徒,在禱告準備上台分享時,神突然對他說話,要他請學校助理打電話給曾陽琴老師,叫他來中原大學教書。
-
- 助理在不尋常的時間接聽了電話。
- 電話指令來自遠在馬來西亞的前院長。
- 前院長是在禱告中得到神的直接指示。
- 這件事印證了講者的信念:神可以調度萬有來成就祂的計畫。

總結
曾陽晴教授在「完美靠山」講道中,分享基督徒如何在生命困境中依靠上帝。透過大衛王在洗革拉的經歷、紐西蘭Tony弟兄的家庭見證,以及他個人尋求教職的奇妙故事,闡述與神建立親密關係、禱告與順服的重要性。本信息見證神如何成為我們最真實的依靠,翻轉生命並超乎所求地供應一切所需。
主日相關網址
晚崇拜直播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N7ra2umHKE
主日直播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cSPNZ8avqQ
將天敞開直播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oU8iFthQXs
主日週報網址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TUMYy6oRk3yqo12Y0DjjNejZASkWRj4Q/view?usp=sharing
崇拜歌單
1.好喜歡與你在一起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CkfK8cab8I
2.超越萬物的愛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s8SDZTC2nk
2.超越萬物的愛2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-_RuUT6aaM
3.陪我走過春夏秋冬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WBam7daYTs
歷史清單
主日詩歌清單 主日主題清單
同時收錄於走向天父專頁
















